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缅甸的GDP在亚洲排名第27位,这个昔日的“凤凰”如今却沦为“火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缅甸的经济从顶峰跌落至如今的困境呢?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回忆录中精准地指出了缅甸经济严重衰退的根源。
“20世纪60年代,当吴奈温政府掌权时,缅甸曾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但他将所有外国工商业者赶出境外,使国家陷入了闭关锁国的局面。”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今在国际舞台上鲜有存在感的缅甸,曾在二战动荡中经济一度达到亚洲第一,成为地区的经济领头羊。
展开剩余91%二战结束后,缅甸经济飞速增长,远远领先亚洲其他国家。
然而时光流转,缅甸的经济发展却显得步履维艰,力不从心……
缅甸陆地上与中国和泰国两大经济体接壤,拥有西南方向绵长的海岸线,同时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具备极佳的经济发展潜力。
二战期间,缅甸经济迅速崛起,GDP曾达到120亿美元,当时人口不过1600多万,却跻身亚洲最发达国家之列。
1948年,缅甸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后,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英国人在撤离时留下了不少财富,这为新成立的缅甸政府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初始资本。
政府积极鼓励民营企业成长,加大进出口贸易力度,极大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使缅甸从二战的废墟中快速恢复。
那个年代,缅甸城市中的百姓衣着多样:有美国士兵的军装、东南亚各国的短衫、中国的旗袍和中山装,甚至还有法国的时尚前卫服饰。
街头巷尾,新鲜的粮食随处可见,进口的牛奶、面包和巧克力摆满摊位,饮食水平堪比发达国家。
农业的复苏更为缅甸人解决了吃饭问题带来了坚实的保障。
大街上新建起许多漂亮的民宅,二战遗留下的破败建筑已不复存在。
不仅百姓富裕,军队装备也相当先进,大多继承自英军,自动步枪、火炮等武器装备齐全。
农村的农民生活水平稳定,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幸福感不断提升,整个社会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气息。
若缅甸沿着当时的发展轨迹前进,或许早已跻身亚洲经济强国行列。可惜,现实并非如此。
半个多世纪过去,缅甸的经济表现让政府难以启齿。GDP排名亚洲第27位,长期垫底。
城市发展停滞不前,类似于中国上世纪末的水平,破旧的房屋,交通拥堵,除了本地小规模生意外,外资企业寥寥无几。
高犯罪率令人堪忧,许多贫困民众铤而走险,犯罪行为不断增加。
高犯罪率又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恶性循环难以打破。
为何缅甸经济会在几十年间,从亚洲前列跌落谷底?
李光耀的那句点评,揭示了关键所在:
“20世纪60年代吴奈温政府上台,虽走上了正确道路,但却将所有外国工商业者驱逐出境,令国家陷入闭关锁国。”
吴奈温曾是缅甸革命者,二战后长时间在军中任职,推崇军人铁腕治国。
1962年,他建立军政府,模仿苏联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发展。
他将企业国有化,几乎禁止民间经营,限制普通百姓商业活动,只保留农民耕种自家土地的权利。
进出口贸易实行“一刀切”政策,民间不得与外国进行贸易,只有政府保留少量外贸业务。
吴奈温的目标是切断外国市场对缅甸经济的影响,虽达成目标,却严重打击了民众生产积极性,经济发展几近停滞。
从60年代中期开始,缅甸政府财政出现连年巨额赤字,达到2亿多美元,与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相比,是一笔巨款。
西方国家对吴奈温的闭关政策极为不满,纷纷对有限的缅甸外贸实行制裁,导致缅甸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几近隐形,只能依赖苏联援助维持生计。
多年间,缅甸几乎成了国际社会的“弃儿”,除苏联援助外,鲜有国家与其经济往来。
十年内,缅甸对外贸易几乎归零。
1987年联合国将缅甸评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百姓生活日益困顿,反对声音不断高涨。
1974年,缅甸政府在压力下调整经济政策,开始推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体制,经济逐渐回暖。
政府鼓励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和先进设备,促进工业和农业发展。
民营企业的活力带动国营企业,缅甸经济显现复苏迹象。
按理说,缅甸若持续这一发展模式,完全有潜力实现经济腾飞,但现实依旧残酷。
几十年后,缅甸经济依然是亚洲倒数。
虽缓解了经济困境,但政治、军事、民族矛盾仍旧根深蒂固,严重拖累国家发展。
1962年军政府成立后,不仅实行严格计划经济,更推行激进民族政策,武力镇压少数民族。
缅甸有135个民族,缅族为主体,历史上各族关系较为和谐。
但吴奈温上台后,强硬民族主义激起少数民族反抗,导致长期内战。
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强大,被镇压越激烈,反抗越剧烈。
多年来,军政府与民族武装交织冲突,民族武装之间也爆发混战。
大批百姓流离失所,缅北金三角等地滋生出庞大犯罪集团。
这些犯罪团伙横行乡野,长期逍遥法外,公然挑战政府权威。
政府陷入多线作战困境,疲于应付民族武装与犯罪集团。
内乱频发与高犯罪率使缅甸缺乏稳定发展环境,经济虽有所起色,却远未根本改善。
现今缅甸在进出口贸易中,唯一亮点是粮食出口,农业发展依旧是经济重心。
水稻等农作物产量稳步提升,质量改进,缅甸成为重要粮食出口国。
如今缅甸人口超过5400万,其中三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许多人不仅面临温饱问题,还长期受战乱和犯罪威胁,生活十分艰难。
虽然进出口贸易有所回升,但外汇兑换率长期严重扭曲,民间市场汇率远高于官方汇率数十倍,严重制约贸易发展。
总体来看,缅甸工业发展缓慢,汇率失衡,战乱负担加重。
虽然经济体制已恢复自由市场,但仍难回当年辉煌,与二战时期那个亚洲经济强国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当年吴奈温的经济政策让缅甸由富变穷,
那么今天缅甸迟迟难以重回富裕,则与军阀割据、犯罪集团肆虐等内乱问题密切相关。
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是缅甸重返富足的关键。
希望缅甸政府能够尽快解决战乱和犯罪问题,带领国家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让缅甸人民重获昔日的幸福与富裕。
发布于:天津市通弘网-配资平台有哪些-股市杠杆软件-配资公司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