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准备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沙龙云支教队响应大学生知行计划和联合国开发署(UNDP)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的倡议,在暑期为清远、肇庆、河源、汕头四地五所乡村学校开展线上支教活动。团队14名成员精心设计4节双语课,内容涵盖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行动,水下生物,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将“绿色课堂”深度融入乡村支教,通过互动式教学,向乡村青少年普及低碳生活、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升其生态意识、助力缩小城乡可持续发展教育差距,为乡村绿色未来注入新动力。
云支教队还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INRULED)的AI4Education大学生AI赋能乡村教育公益计划,首次运用AI课堂分析平台优化支教教案,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AI反馈迭代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实现科技辅助教学成长。
展开剩余90%图为支教老师使用AI课堂分析平台优化教案
开课前,团队成员不断交流修改和完善课件,深入研究课程方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有趣的双语课堂。7月25日授课成员进行了课堂预演,指导老师参与优化,确保课件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为学生带来优质的学习体验。
正式开课
本次绿色课堂分别于7月26—27日和8月2—3日正式开课啦!来自清远、肇庆、河源、汕头多地学校的170多名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课程紧扣绿色主题,采用双语授课,通过问答、小游戏、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行动、水下生物、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四个主题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认知与全球视野,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助力成长。
表为绿色乡村青年行动双语课堂的授课情况
课程内容
本次课堂分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气候行动、水下生物、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四个部分,内容如下:
“可持续发展目标”:围绕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展开,通过问答、游戏、互动分享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容,探索其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像节约水电、垃圾分类,参与到可持续发展行动中,成为守护地球的小卫士。
图为支教老师为学生上课(1)
“气候行动”:以“SDG 13气候行动”为核心,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是什么,以及与自身的关联。剖析全球气候变化成因及影响,结合广东气候特征,让学生直观感受气候问题。通过视频演示科普气候变化原理,讲解温室气体 “致暖效应” 及减排逻辑。帮助学生认识优质空气重要性与大气污染严峻性。倡导学生从绿色出行等小事践行环保,成为气候保护的行动者,助力地球可持续发展。
图为支教老师为学生上课(2)
“水下生物”: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海域及海洋资源),通过视频、游戏和小任务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认识常见水下生物,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以及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提高学生海洋保护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做海洋保护的践行者。
图为支教老师为学生上课(3)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围绕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展开,通过剖析栖息地破坏、物种入侵等典型案例,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生物面临的威胁。将生态平衡等科学原理与英语趣味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认识生物多样性,强化保护意识,倡导将爱护动植物、保护大自然融入日常生活。
图为支教老师为学生上课(4)
课后反馈
此次课堂已圆满结束,并带来了不错的反响。以下是授课老师与上课学生的课后感言。
刘钰雯老师:
围绕自然与生物多样性展开,通过剖析栖息地破坏、物种入侵等典型案例,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生物面临的威胁。将生态平衡等科学原理与英语趣味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认识生物多样性,强化保护意识,倡导将爱护动植物、保护大自然融入日常生活。
翁晓丽老师:
“气候行动”主题课上,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惊喜。他们不仅认真学习了气候变化的知识,还主动探讨应对气候问题的办法。有些同学提出了关于节能减排的小妙招,还有的分享了自己参与植树造林的经历。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和踊跃的发言,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气候问题的重视和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这节课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激发孩子们的责任感和行动力。我相信,这些孩子未来一定会成为气候行动的积极践行者。
刘宇怀老师:
“水下生物”这堂课,同学们的兴趣格外浓厚。他们对神秘的水下世界充满好奇,课堂上积极提问,从珊瑚礁的生态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问题一个接一个。在观看水下生物的视频时,大家都全神贯注,被那些美丽而脆弱的生命所吸引。课后,很多同学还主动查阅资料,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水下生物保护的知识。这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求知欲。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能让他们更加关注水下生物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
韦彩梅老师: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课程结束后,我深受感动。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现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他们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了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讨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后果时,同学们都很认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想法。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虽然稚嫩,但充满了诚意。这让我觉得,这门课程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保护自然的种子。我相信,这些孩子未来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学生曾芷曦:
“可持续发展目标”课真棒!老师通过问答和游戏生动讲解了17个目标,让我学会了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现在我不浪费食物,还提醒同学,一起成了“环保小卫士”,期待下次课学更多保护地球的方法, 和大家一起改变世界!
学生黄智凌: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课太有趣了!老师用生动的例子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和同学讨论后,我更懂得每个生命的珍贵。现在我看到花草动物都想保护它们,感觉自己成了自然“小卫士”, 期待继续学习守护地球生命!
排版编辑|韦彩梅 刘仪婷
初审|王芬
复审|杨薇薇
终审|罗小平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约17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依据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并实现包容使社会更具包容性、以及保护地球。这些努力的共同目的是确保改善人类福祉与保护生态双管齐下并行。与此同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还协助国家政府制定政策,提高领导力、合作能力、机构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云支教”奖项目介绍:“云支教助学计划”(“云支教”)由有爱有未来企业志愿行动、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联合多方于2018年设立,通过“互联网+乡村振兴”模式,搭建可持续支教平台,助力乡村教育发展。2024年,项目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和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号召,组织全国大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支教,支持乡村教育。同时,在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指导下,结合“云支教”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鼓励大学生创新自然教育课程。此外,携手IBM SkillsBuild提供学习资源,赋能青年成长,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简称“知行计划”)于2012年正式设立,致力于推动和帮助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大学生成长发展。截至2023年,知行计划已累计发动500余所高校超过1.6万支大学生团队参与申报,50余万大学生直接参加,开展包括乡村振兴、助学支教、环境保护、专业竞赛、实习就业、创新创业、云支教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及成长发展项目,惠及8,000余所乡村学校的超过310万名师生。
汇聚青年力量,创造美好世界。与知行计划一起,发现青年,发现未来。
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简称"青创中心”)由知行计划联合中国500+顶级高校的大学生组织系统、高校研究机构、高校基金会、青年组织、媒体和青年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支持创建,连接400万+优秀大学生,触达和影响全国3,000所高校,超过4,000万大学生。中心下设青年影响力研究中心和青年影响力实验室,旨在凝聚专业智慧,聚焦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思想行为趋势,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和社会创新,以创意激发青年智慧,以科技赋能青年成长。
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于2024年共同发起,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旗舰项目“赋能青年参与气候行动平台”(YECAP)在华的官方青年绿色乡村教育实践项目,旨在通过传授青年人可持续发展及气候知识,提高青年人气候素养,鼓励青年人通过支教的形式到乡村开展“绿色课堂”,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环保教育,关注乡村绿色发展,弥合乡村可持续发展教育鸿沟,确保不让任何一个青少年掉队。
“AI4Education大学生AI赋能乡村教育公益计划”由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共同发起,并由麦盟科技“AI课堂智慧分析平台”提供专业支持。项目旨在践行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倡导的教育促进农村变革的使命,致力于为乡村教育注入科技驱动力。通过“AI课堂智慧分析平台”赋能大学生和乡村教师,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乡村教育领域的全面创新,助力乡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Movers4Climate #绿色乡村青年行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AI4Education #大学生AI赋能乡村教育公益计划 #青年影响力 #大学生知行计划
@大学生行计划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
发布于:广东省通弘网-配资平台有哪些-股市杠杆软件-配资公司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